第(2/3)页 炮楼内的鬼子能有什么办法,求爷爷告奶奶的打工赚吃的。 张岚清一出手,情况更加恶劣了,金陵周边涌现了一批骑兵,自行车队,全天盯防。 任何商人不得向日寇出售粮食。 日寇的运粮队也盯住了,看到了就打。 态度非常明确,不给你吃喝,不给你物资,看你卖不卖大炮。 要么抱着大炮一起沉海,要么主动的拿出来交易。 还得是13军后勤部队的楠木椿转变的快,从之前被人上赶着求,变成了上赶着求贾善。 一口气拿出30条钢制汽艇,先把后勤部队长官们的伙食给保证了。 至于其他陆军的后勤问题,暂时管不了那么多。 能够吃好喝好,后勤部长官也便睁一眼闭一眼了,从汽艇到火炮,开始拿出来与贾善交易。 早这样不得了,装什么清高,饿两顿全都老实了。 “别拿过时的陈旧火炮出来,俺们张司令的眼光高,见了美式火炮后,眼光更高了。口径越大越大,性能越强越好。” 还特意给人列了一些参考,像九二式野战加农炮就不错,105毫米口径,最远射程18公里。 算是小本子火炮中难得的亮点,以3.7吨重实现45倍径,还能打出18公里的距离,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。 关键这玩意儿不多见,总共就生产了180门。 13军能够拿到的,也就12门,当宝贝一样留在手里。 拿出来交易就完了,换成粮食不香么? 日军高层已经在传投降的事情,大概也就这几个月了,熬不过45年了。 要求各部队在投降之前,务必保证毁掉武器装备。 楠木椿觉得,既然要毁掉,还不如卖给张岚清,到时候死无对证,一口咬死不承认就完了。 果断的签了字据,他去想办法弄来这12门大炮,贾善负责提供120吨的大米供应。 白菜价,绝对的白菜价。 这时候贾善还偷偷的透露了一些消息,没有火炮,拿技术来换也行。冶炼钢铁的设备,火炮的技术参数,实验数据等等。 拿过来,放在自己的军工厂里,也能仿造。 一开始的技术可能达不到,只要钻研,总能拓展创新。 第(2/3)页